竹林苍苍,芒草青青——在岭南的乡间,这不过最平常的一景。在平南县的“南大门”平山镇,人们将最平常的一草一木编织成千姿百态的工艺品,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挣来外汇,编织出美丽富饶的日子。这些一条条、一片片不起眼的芒草、藤条、竹片、木条,在手中都能变出什么花样呢?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。
一根普通的竹片、木条是如何变成精美的工艺品?答案就在编织工人的巧手上。
竹片、木条在编织工人手上好像有了生命,一交一压一串一缠绕,每一步环环相扣,有条不紊。不一会儿的功夫,一个木编篮子就编织好了。编织好的工艺品还需要拿到太阳底下晒上半天,才能够装箱待运。
平山镇是广西闻名遐迩的编织工艺品大镇,该镇的支柱产业就是竹木芒编产业。在这里,竹木芒编技艺有着久远的历史传承与广泛的群众基础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编织好手。马振鹏就是其中一位,他是广西平南县荣泰工艺厂技术人员,今年获得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荣誉称号。
平南竹木芒编编织技艺历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清代,是一种分别以竹、木、芒、藤为主要原料编织物品的工艺,2016年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平南竹木芒编产业主要分布在平山、寺面、六陈、思旺、思界等乡镇,尤以平山镇发展最为普遍,现有编织企业50多家,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7家、规上企业15家,吸引就业10000余人。目前平山镇的竹、木、芒编织工艺品民营产业在贵港市乃至广西都颇有名气,是贵港市编织工艺品自营出口基地。传统竹木芒编技艺在平山镇不但传承不衰,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、贫困户脱贫,是该镇经济社会发展、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。
指尖技艺薪火相传,巧手编出致富路。经过这些老师傅编织出来的产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,实用、美观,令爱美的消费者爱不释手、久看不厌,深受市场欢迎。产品不仅享誉国内,更是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、广交会等国际性展会走出国门。该镇生产的产品近九成为出口,产品远销日韩和欧美等发达国家。2022年全镇编织产业出口额为4亿元人民币。
老一辈的平南人,都喜欢用老技艺制作的老物件,虽然现在有很多塑料的、不锈钢的产品,但是老手艺制作的物件环保、实用,每一个条纹都是对旧时光的眷恋,它们依然不可替代。时代在发展,竹木芒编技艺传承发展到现在,编织出来的产品用料讲究、编织技艺独特,在编织过程中融入各种美术元素,独具特色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反映,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。除了兼顾实用性能,还更追求美观,让“老技艺”焕发了“新生命”。